Search


習俗源自中國閩南,保有最完整的王爺信仰文化卻在台灣

迎請代天巡狩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習俗源自中國閩南,保有最完整的王爺信仰文化卻在台灣

迎請代天巡狩、送王船的習俗源自中國,從明末為了規避官方對宗教信仰的限制,通曉禮制的儒生們將民間儀式結合封建體制下的「巡狩禮」修改而來。

「巡狩」原指帝王巡視所屬疆域、稽查地方吏治、體察民情、展現天子風範的禮制。然而,帝王不能常親自出巡,因此發展成帝王欽命官員「代天子巡狩」;這樣的制度在民間信仰中,被轉化為玉帝敕令神明至地方關懷民情、稽查並驅瘟逐疫、清掃邪祟的「代上天巡狩」。

而台灣早期漢人移墾社會,常面臨水土不服或傳染病的威脅,道經中記載與行瘟解瘟有關的王爺信仰,成為百姓的心靈慰藉。以台南為例,光是不同地區就會有不同的活動,像是原倒風內海區域迎遊巡王,原臺江內海區域三年一科迎請十二瘟王並舉辦遶境,府城區域王獻大典,安平永祀王船與水手會習俗,屏東也可分為屏北的溪畔型迎王與屏南的沿海型迎王祭典;至於高雄、臺北等移入都市,則展現了各地移民的多樣原居地信仰習俗。

除了台灣,馬來西亞、印尼等東南亞地區以及中國,至今仍保有迎請代天巡狩、送王船的習俗。可惜中國在文革期間,相關民俗祭儀被視為迷信而停辦,直到改革開放後廟宇與文化工作者才透過典籍、訪談陸續恢復送王船習俗;台灣的信仰儀式相對完整保留發展脈絡,這要歸功民間長期而穩定的文化傳承,才能位當代保存完整的文化紀錄。

巡狩四方—臺灣及東南亞王爺信仰特展
展期:2017.10.18∼2018.6.17
地點: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1樓大廳(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1段250號)
⚡拒絕厭世找樂子 WTFmedia 樂誌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不關心過去,就沒有未來。關注文資,成為歷史洪流中的文化青年!
View all posts